总第43期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升级
近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的风险提示》,提示金融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近年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已经成为监管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期专题结合《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消保意见稿》”),解读银保监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趋势。
一、监管框架——银保监系机构统一监管
点击查看银行保险机构金融消保监管框架图:银保监会先后于2019年发布了《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2021年发布了《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消保监管评价办法》”),但仍然缺少类似《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20〕第5号)(“5号令”)的直面金融消保具体规范的系统性规定,本次《消保意见稿》的出台正面解决了这一问题,下一步银保监会还会出台《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在这一系列规定正式落地后,银保监会金融消保监管体系下,将形成较为完整的监管框架,即:
《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全面规范;
《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适当性管理办法》——适当性管理;
《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机制建设;
《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监管评价。
二、工作机制——业务类型全覆盖、业务流程全覆盖
点击查看工作机制图:关注要点
(一)覆盖全业务类型的可回溯管理(二)趋严的合作机构管控
(三)产品设计阶段的消保审查
(四)消保考核的重要性提升
三、消费者基本权利——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金融消费者的八项基本权利保护措施
点击查看消费者基本权利图表:关注要点
(一)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产品结构限制(二)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及事前公示机制
(三)有待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四、监管及处罚机制——丰富了监管执法的监管方式与监管措施,对违规主体及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
点击查看监管方式与监管措施图表:《消保意见稿》从监管方式、监管措施及处罚措施三个方面规范了银保监会条线的消保监管及处罚机制,其中,有以下要点值得关注。
关注要点
(一)多元化的监管手段(二)不可忽视的双罚制
一、《消保意见稿》的效力层级较高,在行政及民事责任领域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消保意见稿》从效力层级上来说,属于部门规章,效力层级相对较高,且在“分业监管”的大背景下,制定部门规章,可能是最直接、有效的监管方式。在行政领域,《消保意见稿》明确规定了对应的监管措施,违反规定的金融机构可能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在民事领域,《消保意见稿》可能被认定为是金融监管领域的“公序良俗”,进而成为判断合同效力的考量因素。
二、《消保意见稿》适用机构、业务环节及保护对象的范围相对清晰,同时留有细化空间
(一)适用机构范围(二)适用业务环节
(三)适用保护对象范围
《消保意见稿》使用了“消费者”“普通消费者”和“专业投资者”三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理解,《消保意见稿》中的“消费者”与此前一直使用的“金融消费者”应该同义。但如何确定“消费者”/“金融消费者”的范围,以及如何保护,需要进一步明确。“普通消费者”和“专业投资者”在保护力度和责任承担上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如何区分也应当进一步明确。具体而言:
1、“消费者”是否仅限于自然人?2、金融消费者能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普通消费者”应当是指被确定为专业投资者之外的消费者,体现了对“普通消费者”与“专业投资者”区别对待的理念,应当如何界定?
三、十一项制度设计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一)监管制度要求与司法实践的衔接问题(二)争议解决多元化趋势明显
1、合作机构管控机制有利于各主体之间内部责任认定,确定最终责任人和责任承担方式2、投诉处理机制有助于畅通沟通机制,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
3、纠纷化解机制强调纠纷调解组织的重要作用
(三)需要慎重考虑内部考核及内部审计机制的影响
四、保护消费者八大权益
(一)提出了更高的产品设计要求(二)提出了更明确的信息披露要求
(三)细微之处见公平:收费标准统一
五、制定了与《消保监管评价办法》相配套的监措措施,并明确了行政处罚措施
《消保监管评价办法》将银行保险机构的监管评价结果分为四级,并要求对不同评级的机构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消保意见稿》第49条规定的监管评价措施类型与《消保监管评价办法》基本相一致,并细化了部分监管措施的内容,明确可以采取“责令暂停部分业务”的监管措施。同时,《消保意见稿》第52条对“行政处罚”措施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特殊情况下还将对单位和相关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双罚制。
近期官方风险提示:
- 关于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的风险提示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22-06-14]
- 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关于部分银行保险机构违反《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的情况通报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保监消保发[2022]7号][2022-04-26]
- 关于互联网保险消费的风险提示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福建监管局][2022-03-14]
消费者权益保护重要法规:
规定/文件名称 发布单位 生效日期 《民法典》 全国人大 2021年1月1日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4年3月15日 《保险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5年4月24日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 2020年11月1日 《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 银保监会 2021年7月5日 《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11月4日 《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最高人民法院 2019年11月8日 针对银行保险机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义务清单:
- 零售金融必修课:四张图拆解银保监消保新规要点 [权威、李珣、夏迎雨、李路路,汉坤律师事务所]
- 争议解决视角下的《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解读与建议 [尤杨、赵之涵、张树祥、邱玉霞,汉坤律师事务所]
- 金融消费者保护迎来统一监管标准 [王艺、李凯伦,植德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