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1期 2018年保险领域十大事件盘点
2018年,银保监会合并,保险业监管的发展历程迎来阶段性里程碑;年内一系列保险规范制度的出台,突显了保险业从严监管的趋势。与此同时,外资险企在保险业进一步开放中迎来扩容,互联网科技公司跨界进入,未来保险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期对2018年保险行业热点、政策法规与相关解读进行梳理,回顾过去的一年中保险业发生的变化。
点评:
《保险法解释(四)》着重解决财产保险合同部分有关法律适用问题,明确了保险标的的转让、保险合同主体的权利义务、保险代位求偿权、责任保险等相关问题,进一步统一裁判标准。
相关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法释[2018]13号)
专家解读:
1、热点话题:保险法司法解释(四)要点梳理
2、保险法司法解释四之解读——对实务问题以及行业带来的影响
点评:
2018年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各项新规相继出台,助力落实国家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优势,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各类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工程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相关文件:
《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8]1号)
《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规范债券市场参与者债券交易业务的通知》(银发[2017]302号)
《中国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保险机构开展内保外贷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8]5号)
《中国保监会、财政部关于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管理 支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指导意见》(保监发[2018]6号)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保险资金参与长租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18]26号)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18]65号)
《关于印发〈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1-5号)〉及开展试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8〕27号)
《关于发布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季度报告XBRL分类标准及启用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信息系统模块的通知》(银保监发〔2018〕28号)
专家解读:
1、热点话题:保险资金运用相关内容的要点合集
2、募资寒冬中的一丝暖意——保险资金股权投资部分松绑
3、疏堵结合 促进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4、资管新规系列六:对保险资产管理的影响
5、支持保险机构服务实体经济 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中国保监会财政部关于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支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指导意见》之分析
点评:
新《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主要在信息披露的内容、信息披露的方式和时间、信息披露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修订。
相关文件:
《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8年第2号)
专家解读:
1、热点话题: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合规管理
2、《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评析
点评:
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金融机构形成有效自我约束、树立良好市场形象、获得公众信心和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除了对市场和机构的监管之外,完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机制,加强消费者教育和风险提示,进一步推进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
相关文件:
《反保险欺诈指引》(保监发[2018]24号)
《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8]5号)
《保险机构独立董事管理办法》(银保监发[2018]35号)
《保险实名登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018年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点》
专家解读:
1、热点话题:《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解读
2、《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中的“穿透式监管”原则解析
3、整治保险机构治理乱象 落实独立董事制度建设——评《保险机构独立董事管理办法》
4、《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亮点解读
点评:
酝酿多年的税延型养老保险,是对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进行的有益探索,增强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相关文件:
《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财税[2018]22号)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保监发[2018]23号)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开发指引》(银保监发[2018]20号)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银保监发[2018]32号)
《关于经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保险公司名单(第一批)的公示》(保监公告[2018]11号)
专家解读:
个人税延养老保险产品法律框架解读
点评:
保险中介市场重要监管文件相继出台,作为保险中介发展与监管的顶层设计,剑指监管模糊地带。
相关文件:
《保险公估人监管规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8]2号)
《保险经纪人监管规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8]3号)
《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
专家解读:
保险代理人新规对保险业的影响
点评:
多项外资保险机构市场准入申请获得批准,其中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将成为我国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此外,保险中介业务进一步对外资开放,对于促进保险市场竞争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文件: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的通知》(银保监发[2018]19号)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允许境外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公估业务的通知》(银保监发[2018]29号)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允许境外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的通知》(银保监发[2018]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专家解读:
1、保险中介业务向外资进一步开放
2、历史照进未来——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综述
3、国民化待遇并非简化监管要求——评《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点评:
银保监会3月9日印发通知,调整部分地区商业车险自主定价范围。监管部门在7省市(四川、山西、福建、山东、河南、厦门、新疆)进一步在不同地区实行差异化的浮动系数,拟遏制险企恶性费用竞争。
相关文件: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商业车险自主定价改革试点地区费率方案报送有关要求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8]28号)
《中国保监会关于调整部分地区商业车险自主定价范围的通知》(保监财险[2018]61号)
相关事件: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方案,将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保留银监会、保监会。
4月8日上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新牌在北京金融街的鑫茂大厦南楼揭牌。
11月14日,银保监会“三定”方案公布,原银监会28个部门,原保监会15个部门合并成“26+1”个部门。
12月17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统一举行揭牌仪式。
随着中国“银保监会”的正式挂牌成立,中国的金融监管已经进入“新时代”,由“机构监管”转变为“市场监管”,顺应混业经营、综合经营的趋势。
相关事件:
10月16日,支付宝上线相互保。11月27日,支付宝宣布“相互保”升级为“相互宝”。 “相互保”合作伙伴信美人寿方面发布公告称,监管部门对“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指出该业务涉嫌违规,要求公司停止销售。
专家解读:
1、简评“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被扭曲的保险关系
2、“相互保”是互联网保险的好样本吗?——基于合规视角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