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46期 股权代持的法律效力和风险防范
股权代持是一种常见的投资方式,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股权代持已经屡见不鲜。实践中,经济活动主体可能会基于各种原因进行股权代持,由此导致在公司相关文件中署名的股东与实际出资人并不一定完全一致。股权代持的相关法律问题涉及到合同法、公司法等多个领域,影响名义股东、隐名股东、公司及公司债权人多方的利益。识别和防范股权代持法律风险的必要前提是明确股权代持的法律性质和代持股权处分效力。本期热点话题对股权代持问题,尤其是法律风险防范和实务建议方面,进行了归纳整理,以供参考。
- 股权代持合同的效力及风险提示 [张英、熊琴,君泽君律师事务所]
1. 股权代持的原因
2. 关于股权代持合同效力认定
3. 股权代持风险提示- 股权代持关系中,实际出资人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谭文良,兰台律师事务所]
1. 股权代持事实确认的风险
2. 名义股东相关利益者对股权进行主张的风险
3. 名义股东擅自处分代持股权的风险
4. 实际出资人转让股权遭遇名义股东阻碍的风险
5. 名义股东的债权人冻结、执行股权的风险
6. 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显名化的风险- 股权代持中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韩彦彦,兰台律师事务所]
1. 股权代持中实际出资人的法律风险
2. 股权代持中实际出资人风险的防范
3. 股权代持协议中名义股东的法律风险
4. 股权代持协议中名义股东的法律风险防范- 名义股东擅自质押代持股权时实际出资人的权利救济 [延丽、刘青尚,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
1. 关于股权代持协议的解除权
2. 关于股权代持协议解除的法律后果- 上市公司股权代持行为的效力 [梁云宇,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以(2018)沪74号民初585号判决、(2017)最高法民申2454号民事裁定为分析视角- 员工股权激励与股份代持:风险及实务建议 [刘婷、潘芳,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 股权代持的概念和法律关系
2. 用人单位以股份代持方式进行员工股权激励可能面临的争议
3. 建议
- 霍海锋、殷轶股权转让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最高人民法院] [(2019)最高法民终992号]
- 杨全福、深圳市捷盛达贸易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纠纷再审民事判决书 [最高人民法院] [(2019)最高法民再48号]
- 吴钊、蒲稳股权转让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最高人民法院] [(2019)最高法民终1110号]
- 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萨哈林海产品无限股份公司二审民事判决书 [最高人民法院] [(2019)最高法民终1429号]
- 庹思伟、刘进再审民事判决书 [最高人民法院] [(2019)最高法民再46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主席令第四十五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年修订) (主席令第十五号)
-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2014年修订)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法〔2019〕254号)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法释〔2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