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5期 软件企业上市操作指引
本期热点话题对软件企业以至电子信息类、互联网行业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问题进行梳理,为行业内的拟上市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其中,部分事项对非软件企业的类似问题,如收入确认、研发费用资本化等处理方式,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收入确认问题
- 概述:
软件企业的收入确认可按“产品”和“服务”两大类来分。其中“产品”又分为标准化软件产品、定制化软件产品;“服务”可分为维护服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等;既提供产品又提供服务的业务多数称为系统集成业务。软件企业收入确认的具体方式,基本要按照上述分类进行。
- 案例分析:
1、拟上市软件企业的软件产品收入确认财务处理分析
2、拟上市软件企业的服务收入确认财务处理分析
3、拟上市软件企业的系统集成业务收入确认财务处理分析
4、拟上市软件企业的收入确认节点财务处理分析(二)研发费用资本化
- 概述:
如果拟上市企业在报告期内进行了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处理,一方面要看公司的管理和核算水平是否达到了相应的要求,能否支持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另一方面,在申报材料中要对公司采用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情况解释清楚、充分。
- 案例分析:
1、拟上市软件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操作分析(一):细化研发流程及各阶段费用处理
2、拟上市软件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操作分析(二):详细说明开发支出的具体内容、业务实质及与其他科目的勾稽关系
3、拟上市软件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操作分析(三):多角度综合说明
4、拟上市软件企业的研发费用资本化应谨慎对待(三)募投项目设计
- 概述:
募投项目设计,首先要确定募投项目的方向;在募投项目的方向确定后,各家软件企业的具体投资项目基本是相似的,但具体各项目间的占比是没有较为固定的模式,要结合企业和项目投资自身的实际来安排,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提前考虑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 案例分析:
1、拟上市软件企业募投项目方向的确定
2、拟上市软件企业募投项目中具体投入的项目安排
3、拟上市软件企业募投项目研发费用资本化问题分析(四)上市前股权激励
- 概述:
上市前进行对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直接持股(包括通过合伙企业持股)、通过持股公司间接持股和直接与间接持股方式相结合。
各方式优缺点:
直接持股的主要好处是税收较少,使被激励的员工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缺点是如果在审核期间员工离职难以收回股权(要求激励对象将股权以一定价格转回);
通过持股公司间接持股的好处是,员工不是直接持有拟上市公司股权从而更灵活、易于管理,缺点是真正到员工手中的收益会因两道税而减少;
直接与间接持股相结合的方式,是综合考虑各种优缺点和员工利益之后的结果。
- 案例分析:
(五)其他重点问题
- 概述:
对于软件企业的上市而言,存货、应收账款、经营性现金流、税收优惠等事项,也同样不能忽视。这些事项更侧重于解释的方法和角度:存货、应收账款这些在收入确认政策确定后,相应都会确定;经营性现金流、税收优惠则更是已形成的事实,面临的问题是从哪些角度和方式向投资者和审核人员解释清楚。
- 案例分析:
1、拟上市软件企业存货项目处理分析
2、拟上市软件企业应收账款解释角度分析
3、拟上市软件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解释方法分析
4、拟上市软件企业税收优惠处理分析
5、拟上市软件企业关于产品和服务的分类问题分析
- 概述:
财务数据不是孤立地被理解的,而是与业务信息融合在一起的,只有将财务数据与业务信息融合且能够合理解释时,才可能真正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 案例分析:
1、拟上市软件企业“可比公司”与毛利率指标分析
2、拟上市软件企业应收账款指标分析
3、拟上市软件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指标分析
- 概述:
企业上市项目被否的原因往往是复杂、多方面的。本部分从企业规模、企业持续盈利能力、重要内容披露三个方面对项目被否原因进行分析。
- 案例分析:
1、拟上市软件企业被否原因分析(一):规模因素
2、拟上市软件企业被否原因分析(二):持续盈利能力因素
3、拟上市软件企业被否原因分析(三):重要内容未清晰解释或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