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44期 企业员工个人信息保护

编者按

企业员工个人信息属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个人信息范畴。企业处理员工个人信息,受《个人信息保护法》约束。本期专题详细解读员工个人信息的识别与分类分级,涉及招聘录用阶段、入职在职阶段、离职后各阶段员工个人信息保护要点,特别涵盖了员工个人信息披露及相关诉讼情形、员工个人信息泄露紧急应对,同时对企业内部调查中的员工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及流程合规提供实务指引,供企业参考。

一、员工个人信息的识别、分类分级

1. 企业员工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是否受《个人信息保护法》约束? 

2. 为什么说《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对企业用工是一大挑战? 

3. 未来数据合规执法趋势方面,监管部门会对企业的用工个人信息问题进行执法吗? 

4. 哪些属于员工个人信息?哪些属于个人敏感信息? 

5. 企业该如何识别员工个人信息? 

6. 员工个人信息和隐私有什么区别? 

7. 员工个人信息的分类分级,和企业其他个人信息、数据的分类分级是什么关系? 

回到顶部

二、招聘录用阶段员工个人信息保护

1. 招聘渠道的个人信息该如何进行法律风险识别和评估?如何对招聘供应商开展个人信息尽调评估?在审核第三方渠道的《服务协议》中,应该注意哪些风险点? 

2. 笔试、面试流程中,该注意哪些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3. 采集候选人简历等相关个人信息时,应该如何满足《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合法性基础? 

4. 候选人个人信息应该存储多长时间? 

5. 员工录用通知中的个人信息该如何保护? 

6. 对候选人开展背景调查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个人信息风险?网络招聘中介机构将面试者填写的历史简历信息对外提供用于对面试者的背景调查,是否合规? 

回到顶部

三、入职在职阶段员工个人信息保护

1. 如何理解《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中,“按照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 

2. 入职阶段,企业是否可以强制员工采取人脸或者指纹打卡,如果不可以,该怎么做? 

3. 入职阶段,应该草拟哪些个人信息相关的法律文件、承诺函、以及相关个人信息保护条款? 

4. 在公司内,有哪些员工个人信息的监控场景?是否可以通过摄像头、AI监控系统监控员工的手机、电脑?有哪些风险?如何应对? 

5. 公司对员工进行考评时,应该如何合法处理员工个人信息?有哪些风险? 

6. 在职期间,对于员工个人信息该如何存储? 

7. 在职期间,企业使用人力资源外包与劳务派遣服务,企业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8. 什么情况下,需要对员工个人信息的处理开展个人信息安全影响评估(PIA)?PIA该怎么做? 

9. 集团内部涉及不同子公司,如何合法进行员工个人信息的共享? 

10.跨国公司能否向境外总部传输共享境内员工的个人信息? 

11.员工请病假,用人单位要求员工提供相关病假的材料,需要注意什么? 

[1] 《〈个人信息保护法〉理解与适用》,程啸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年9月第1版,p129-130
[2]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案件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杨万明主编,郭锋副主编,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11月第1版,p65

回到顶部

四、离职后员工个人信息保护

1. 离职后,有哪些个人信息风险场景,该如何应对? 

2. 离职后,员工个人信息应该何时删除? 

回到顶部

五、企业内部调查中的员工个人信息保护

1. 企业开展内部调查,一般有哪些事项? 

2. 调查过程中,会通过哪些途径,收集哪些个人信息? 

3. 在对员工开展违规调查时,如何合法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如何防范侵害其个人隐私?是否可以查看员工的微信、邮箱、电脑等? 

4. 企业内部调查能否依据调查系“按照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而处理员工个人信息,进而豁免取得员工的同意? 

5. 履行法定义务能否构成在内部调查中处理员工个人信息的合法性基础? 

6. 调查中向第三方提供员工个人信息,或委托第三方处理员工个人信息的有哪些注意事项? 

7. 调查中向境外提供员工个人信息的注意事项? 

8. 处理公司提供的设备中的个人信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回到顶部

六、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制度及流程合规

1. 如何拟定员工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如何确保其合法有效? 

2. 员工个人信息权利有哪些?分别该如何响应和拒绝? 

3. 如何做好员工个人信息的合规培训、考试?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4. 在竞业限制案件中,此前惯常用到的员工在竞争对手处工作的视频、照片等证据,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效后是否仍为有效的证据? 

回到顶部

七、员工个人信息披露及诉讼阶段

1. 当企业要对员工开展通报批评、公开警告、案例宣传时,如涉及员工个人信息披露,应该注意哪些风险?如何应对? 

2. 企业将员工个人信息向公安、行业监管、投资机构、媒体、旅行社、社保局等披露和提供时,需要遵循哪项合法性基础?是否需要都获得员工的同意? 

3. 员工起诉公司个人信息保护纠纷、隐私权纠纷,主要有哪些高风险场景? 

回到顶部

八、员工个人信息泄露紧急应对阶段

1. 当企业要对员工开展通报批评、公开警告、案例宣传时,如涉及员工个人信息披露,应该注意哪些风险?如何应对? 

2. 企业将员工个人信息向公安、行业监管、投资机构、媒体、旅行社、社保局等披露和提供时,需要遵循哪项合法性基础?是否需要都获得员工的同意? 

3. 员工起诉公司个人信息保护纠纷、隐私权纠纷,主要有哪些高风险场景? 

回到顶部

作者介绍

王艺
植德律师事务所合规部 牵头人
植德律师事务所深圳办公室 合伙人
政府监管与合规、投融资并购、争议解决
香港大学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战略研究生
深圳大学 经济法硕士
深圳大学 法学学士
中国律师执业资格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认证的数据保护官资格
欧盟信息隐私专家认证(CIPP/E)资格
邮箱:yi.wang@meritsandtree.com
手机:+86 136 3157 5683
陈文昊
植德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 合伙人
政府监管与合规、反垄断与竞争法、争议解决
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学学士
复旦大学 法律硕士
中国律师执业资格
邮箱:wenhao.chen@meritsandtree.com
手机:+86 139 1760 7130
胡岩
植德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 合伙人
知识产权、合规及商事、争议解决
苏州大学 英语文学学士
华东政法大学 法学硕士
中国律师执业资格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认证的数据保护官资格
邮箱:yan.hu@meritsandtree.com
手机:+86 139 1772 6796
庞涛
植德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 合伙人
投融资并购、政府监管和合规、争议解决
南京大学 法学学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律师执业资格
邮箱:tao.pang@meritsandtree.com
手机:+86 139 1491 9357
季飞
植德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 合伙人
投融资并购、政府监管和合规、知识产权
南京大学 法学学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律师执业资格
电子邮箱:fei.ji@meritsandtree.com
手机:+86 186 1663 3960

植德律师事务所
官方网站:http://www.meritsandtree.com/
植德律师事务所致力于成为一家以“体面、专业、合作、进取、友爱”为价值观,以“精益服务,成就客户”为使命的律师事务所,呼应不断变革与创新的市场,为客户日益复杂或具创新性的商业需求提供“专业化、立体化、一站式”的整体法律解决方案。
植德以“一体化”管理与运作体制,集合事务所最专业的力量,面向境内外公司、金融及资本市场客户,围绕“资金端(发行端)”、“交易端(资产端)”以及“退出端(争议端)”这一闭环,提供全周期、立体化法律服务。
植德的合伙人均是国内法律服务行业中年富力强的佼佼者,拥有于国内外顶级律所多年的从业履历,项目管控、组织、执行经验丰富,善于处理复杂、疑难或具有开创性的交易或案件。其中,近一半以上律师拥有国际教育背景、双语工作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植德也建立了能够与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律师事务所及时高效协作的关系网络。
植德打造专业与行业双轮驱动,在强调法律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对行业前沿与生态的深入研究,将精专的法律知识与技能同优秀的商业思维与判断力的结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又不失前瞻与创新的高品质法律服务,成为市场上创新与可靠的法律服务品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