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
[律商网注]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此文件已被修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27),此文件已被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

主席令第4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995年5月1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1995年5月10日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预备役军官的来源和选拔
  第三章 预备役军官的职务等级和职务
  第四章 预备役军官的军衔
  第五章 预备役军官的登记和征召
  第六章 预备役军官的培训
  第七章 预备役军官的待遇
  第八章 预备役军官的退役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健全预备役军官制度,完善国家武装力量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根据宪法兵役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预备役军官是被确定为人民解放军预备役排级以上职务等级或者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等级,被授予相应的预备役军官军衔,并经兵役机关登记的预备役人员。

  第三条 预备役军官按照职务性质分为军事军官、政治军官、后勤军官和专业技术军官。
  军官预备役按照平时管理和战时动员的需要,分为两类:在预备役部队任职的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军官为第一类军官预备役;其他预备役军官为第二类军官预备役。

  第四条 全国的预备役军官管理工作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由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管。
  大军区、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军分区(警备区)政治部负责本区域的预备役军官管理工作。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武装部(以下统称县人民武装部)负责本行政区域预备役军官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五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职责分工,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预备役军官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 预备役军官所在的工作单位,应当支持预备役军官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履行其他兵役义务,协助做好预备役军官管理工作。

  第七条 预备役军官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以及军队的有关规章、制度,参加军事训练和军事勤务活动,接受政治教育,增强组织指挥能力和专业技能,随时准备应召服现役。
  ......
请先同意《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