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创业阜阳行动方案和支持技工强市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
阜政发〔2022〕131号
2022年12月31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创业阜阳行动方案》和《支持技工强市建设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创业阜阳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创业安徽行动在阜阳落地见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论述,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创新创业创造一体推进,坚持激发本土创业活力和吸引优秀团队来阜创业并重,以“精准聚焦创业领域、精心扶持创业主体、精细搭建创业平台”为导向,努力打造“创业阜阳”品牌,以一流创业环境感召天下英才、繁荣市场主体,努力把阜阳打造成为各类人才的创业热土,为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一城”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底,形成创业环境一流、创业主体活跃、创业成果迸发、创业氛围浓厚的新格局,推动创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每年培育省、市专精特新企业80家左右,其中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每年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退役军人、脱贫人口等创业者1.2万名以上。每年支持科研人员等创业者1000名以上;支持高层次创业团队50个左右,其中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个以上。
--每年培育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20个以上,其中省级4个以上,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每年开展创业培训8000人左右,其中线下创业培训5000人以上。
--每年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90亿元以上,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发放创业贴息贷款3.7亿元以上。积极推动企业与创投机构对接,争取天使基金、风投基金等资本支持。
--到2025年,力争达到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标准。
三、重点举措
(一)精准聚焦创业领域
1.聚焦特色产业领域。推进我市十大特色产业发展,培育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广泛汇聚创业资源,围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食品、生命健康、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纺织服装、绿色建筑建材、现代服务业及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数字创意等领域开展创新创业,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具有独立成果的创业团队,促进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产业链推进专班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市科技局等)
2.聚焦产业链短板领域。围绕我市十大特色产业发展,精准梳理产业链短板弱项,突出“卡脖子”技术,突出关键设备零部件、元器件、材料、工业和软件开展创新创业。(责任单位:市产业链推进专班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市科技局等)实施核心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引导支持创业者围绕产业链锻长补短开展创业,引进一批具有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项目,带动一批中小配套企业落地,构建“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生态圈。(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
3.聚焦“四新”经济领域。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导支持创业者在传统产业新型化、工业互联网、现代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振兴、智慧健康养老、模式创新、数字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业态、便民利民新业态、平台经济、虚拟现实技术等领域广泛开展创新创业,促进新的经济形态和模式不断涌现。(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数据资源局等)
4.聚焦大众创业领域。激发大众创业热情,鼓励城乡劳动者创办餐饮小吃业、特色种养业、传统工艺加工业、社区服务业等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扶持发展各类特色市场主体,使有梦想、有创意、有能力的创业者都有施展身手的舞台、梦想成真的机会。(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等)
(二)精心扶持创业主体
5.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集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加大院士、高层次专家、博士等三类重点人才的招引力度。根据《阜阳市促进企业人才建设若干政策(2022)版》,每年集中发布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实行动态更新。对签订3年以上全职合同的人才,按企业支付本人的计税薪酬比例,3年内分层次给予补助。(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经信局)对引进的国家级双创领军人才,3年内给予100万元生活补贴,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对提供引荐线索、帮助联系对接、做好人才来阜服务等工作的中介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根据贡献度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
6.鼓励科研人员创业。鼓励高校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阜兼职创业、离岗创业,离岗创业人员3年内保留与事业单位人事关系,离岗创业期满后创办企业尚未实现盈利的可申请延长1次,延长期限不超过3年。(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允许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新型研发机构兼职取酬,获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可按80%比例予以奖励。赋予高校院所横向项目结余经费分配自主权,视为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用于成果孵化和创业投资的,可按80%比例奖励项目组成员。(责任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奖励的,获奖人可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至分红或股权转让时依法缴纳。(责任单位:市税务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
7.扶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开展“百万大学生兴皖”行动,实行全方位的政策保障,让他们安心留阜、放心创业、舒心定居。(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等)高校毕业生首次创办小微企业且正常经营3个月以上的,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一次性5000元补贴。(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等)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落实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税务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实施“留学人员扶持计划”,对3年内达到一定标准创业成功的留学归国人员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等)
8.扶持返乡人员创业。常态化开展“接您回家”活动,多频率宣传推介我市发展优势和创业政策,及时了解返乡人员创业需求,做好跟踪对接。依托就业帮扶车间等载体,打造小型“接您回家”创业基地,吸引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返乡人员创办企业,引导乡村产业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新返乡创业企业购置新生产设备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设备补助。返乡创业企业自主建设或租赁厂房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厂房补助。对产业园区、孵化基地内吸纳就业50人以上的返乡创业企业,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给予一次性最高5万元水电气费补贴。(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新返乡创业企业新增吸纳就业6个月以上人员的,由就业补助资金按照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补助。(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等)
(三)精细搭建创业平台
9.建设高水平创业孵化平台。依托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阜阳联动创新区,构筑高水平开放型创新创业平台。
......
阜政发〔2022〕131号
2022年12月31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创业阜阳行动方案》和《支持技工强市建设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创业阜阳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创业安徽行动在阜阳落地见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论述,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创新创业创造一体推进,坚持激发本土创业活力和吸引优秀团队来阜创业并重,以“精准聚焦创业领域、精心扶持创业主体、精细搭建创业平台”为导向,努力打造“创业阜阳”品牌,以一流创业环境感召天下英才、繁荣市场主体,努力把阜阳打造成为各类人才的创业热土,为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一城”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底,形成创业环境一流、创业主体活跃、创业成果迸发、创业氛围浓厚的新格局,推动创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每年培育省、市专精特新企业80家左右,其中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每年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退役军人、脱贫人口等创业者1.2万名以上。每年支持科研人员等创业者1000名以上;支持高层次创业团队50个左右,其中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个以上。
--每年培育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20个以上,其中省级4个以上,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每年开展创业培训8000人左右,其中线下创业培训5000人以上。
--每年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90亿元以上,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发放创业贴息贷款3.7亿元以上。积极推动企业与创投机构对接,争取天使基金、风投基金等资本支持。
--到2025年,力争达到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标准。
三、重点举措
(一)精准聚焦创业领域
1.聚焦特色产业领域。推进我市十大特色产业发展,培育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广泛汇聚创业资源,围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食品、生命健康、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纺织服装、绿色建筑建材、现代服务业及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数字创意等领域开展创新创业,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具有独立成果的创业团队,促进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产业链推进专班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市科技局等)
2.聚焦产业链短板领域。围绕我市十大特色产业发展,精准梳理产业链短板弱项,突出“卡脖子”技术,突出关键设备零部件、元器件、材料、工业和软件开展创新创业。(责任单位:市产业链推进专班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市科技局等)实施核心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引导支持创业者围绕产业链锻长补短开展创业,引进一批具有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项目,带动一批中小配套企业落地,构建“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生态圈。(责任单位:市经信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
3.聚焦“四新”经济领域。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导支持创业者在传统产业新型化、工业互联网、现代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振兴、智慧健康养老、模式创新、数字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业态、便民利民新业态、平台经济、虚拟现实技术等领域广泛开展创新创业,促进新的经济形态和模式不断涌现。(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数据资源局等)
4.聚焦大众创业领域。激发大众创业热情,鼓励城乡劳动者创办餐饮小吃业、特色种养业、传统工艺加工业、社区服务业等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扶持发展各类特色市场主体,使有梦想、有创意、有能力的创业者都有施展身手的舞台、梦想成真的机会。(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等)
(二)精心扶持创业主体
5.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集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加大院士、高层次专家、博士等三类重点人才的招引力度。根据《阜阳市促进企业人才建设若干政策(2022)版》,每年集中发布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实行动态更新。对签订3年以上全职合同的人才,按企业支付本人的计税薪酬比例,3年内分层次给予补助。(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经信局)对引进的国家级双创领军人才,3年内给予100万元生活补贴,一次性给予2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对提供引荐线索、帮助联系对接、做好人才来阜服务等工作的中介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根据贡献度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
6.鼓励科研人员创业。鼓励高校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阜兼职创业、离岗创业,离岗创业人员3年内保留与事业单位人事关系,离岗创业期满后创办企业尚未实现盈利的可申请延长1次,延长期限不超过3年。(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允许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新型研发机构兼职取酬,获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可按80%比例予以奖励。赋予高校院所横向项目结余经费分配自主权,视为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用于成果孵化和创业投资的,可按80%比例奖励项目组成员。(责任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奖励的,获奖人可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至分红或股权转让时依法缴纳。(责任单位:市税务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
7.扶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开展“百万大学生兴皖”行动,实行全方位的政策保障,让他们安心留阜、放心创业、舒心定居。(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等)高校毕业生首次创办小微企业且正常经营3个月以上的,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一次性5000元补贴。(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等)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落实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税务局,配合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实施“留学人员扶持计划”,对3年内达到一定标准创业成功的留学归国人员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等)
8.扶持返乡人员创业。常态化开展“接您回家”活动,多频率宣传推介我市发展优势和创业政策,及时了解返乡人员创业需求,做好跟踪对接。依托就业帮扶车间等载体,打造小型“接您回家”创业基地,吸引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返乡人员创办企业,引导乡村产业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新返乡创业企业购置新生产设备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设备补助。返乡创业企业自主建设或租赁厂房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厂房补助。对产业园区、孵化基地内吸纳就业50人以上的返乡创业企业,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给予一次性最高5万元水电气费补贴。(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管委会)新返乡创业企业新增吸纳就业6个月以上人员的,由就业补助资金按照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补助。(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等)
(三)精细搭建创业平台
9.建设高水平创业孵化平台。依托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阜阳联动创新区,构筑高水平开放型创新创业平台。
......